_DSC0312      

展覽/座談和任何特定時間、特定人物的活動,都是為了讓更多人能夠觸摸到那些不可思議的美麗時間。

然而真正的不可思議是沒辦法展現和給予的,祂往往發生在預期之外,有些人能夠捕捉,有些人能夠興嘆。

我們一直試著說的事情大概就是:最精彩的不是我們舉辦的展覽和活動,而是展覽與活動外的時候。

<People passby>

人們往來與經過形成的,才是真正的日常、內容,和我們所說的文化生活。

 

這也是在2014年年底最後一個月份,我們中斷了展覽的型態,而使用台中在地沙龍的方式來填補對於文化的想像。

沙龍與講座/座談/演講最大的差異,大概就在於前者著重於聊天的成分更甚於講者本身的自述。

甚至,講者在沙龍開始前,都不知道自己會講甚麼和要講甚麼。

透過參與者和述說者的溝通互動來完成一場沙龍,所談的內容、所聊的範圍和觸及的思考領域,也許是大大的超出講者自身或者聽者所預期的情況。在講與聽的過程中,雙方皆得以提升自己的思維進入新的層次,而不只是侷限在單一講題上的研討和筆記。

網路時代,知識已經是一個公開化、平面化,得以透過各式關鍵字搜尋而來的內容。但我們更缺乏的,或許是活著的經驗,經驗在某些時候轉化為知識,某些時候則將知識轉化為真實作為,這些才是網路上無法得到且不可預期的。

無論是理性的層面抑或者感性的層面,有時候因為時代的趨性,人們會忘記自己對於知識或美的追求是由何而來。

是「我想知道」、「我想如此活著」,還是「想讓他人知道我知道」、「想讓他人認同自己如此活著」;前者是追求的動機,後者是傳播的動機。但若沒有前者,就只會像是過頭的行銷、不實的包裝和荒誕的流行,人與人們交換著盲目的唾液,將抽蓄誤認為詩,把腐壞當成自由。

 

寫著寫著又嚴肅了。這裡不是痞客邦嗎,說好要濫情的呢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rt Anew galle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